-
零排放 零污染
發布時間:2018-08-08
-
今年夏天,熱浪頻繁侵襲,我國多地出現持續高溫天氣,具有極端性強、日數多、面積大、時間長、最低氣溫高等特點。截至8月4日,中央氣象臺更是連續第22天發布高溫預警。
發布時間:2018-08-07
-
《科學》雜志官網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17年地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05ppm(1ppm=百萬分之一),是80萬年來從未見過的高濃度水平。這種全球天氣模式并非因厄爾尼諾現象引起,而是太平洋比往常更溫暖的海水驅動造成。
發布時間:2018-08-06
-
三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被告公司被處罰三十余萬元,并公開道歉
發布時間:2018-08-03
-
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日益完善,正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用堅強的責任擔當和堅定的貫徹執行,確保頂層設計能夠落地生根
發布時間:2018-08-02
-
一夜之間,原本清澈的河水變成了黃色,且散發出刺鼻氣味。然而,該河流經的兩個縣市都表示污染源不在轄區內,未發現境內企業存在違法排污行為,并對外懸賞萬元緝拿“真兇”——這是流經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和鄧州市的趙河上出現的“怪事”。
發布時間:2018-07-31
-
人民網北京7月27日電(記者賀迎春)據生態環境部消息,近期氣象、環境監測分析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較去年同期總體略偏好,但3月至6月京津冀、汾渭平原以及長三角等主要地區偏差。在不利的氣象條件下,3月至6月主要地區PM2.5、PM10平均濃度與去年基本持平,減排措施使大氣環境有所改..
發布時間:2018-07-30
-
人民網北京7月26日電 (賀迎春 王紹紹)今天(26日)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2018年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時間:2018-07-27
-
人民網北京7月25日電 (賀迎春 王紹紹)24日召開的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生態環境部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實施方案》及《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
發布時間:2018-07-26
-
茫茫人海,兩個人相遇是緣分;從133倍于地球人口數的氣體分子中,找出最關鍵的2個分子——一個氣體硫酸分子和一個二甲胺分子,使之碰到一起,那就可能發生大氣新粒子形成事件了。
發布時間:2018-07-24
-
隨著北京冬奧會腳步的臨近,“奧運服飾文化研究中心”日前在北京服裝學院成立。
發布時間:2018-07-23
-
正在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的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于16日舉辦了一場有關沙塵暴的互動對話,旨在探討如何促進全球協作解決沙塵暴危機。
發布時間:2018-07-19
-
近年來,隨著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的流入,垃圾產生量呈逐年快速增長趨勢。據統計,2015年全市垃圾產生量已達790萬噸,日均清運量2.17萬噸,日處理能力1.52萬噸,處理缺口達每天6500噸。“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 2017年10月30日,北京市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提..
發布時間:2018-07-18
-
北京市近日正式印發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達4290平方公里,占市域總面積的26.1%,包含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和重要河流濕地4種類型。
發布時間:2018-07-17
-
在遠海中、江河上,大小船舶的煙囪里經常冒出很大的黑煙。在7月5日上海結束的“水陸共治 保衛藍天”沙龍上,生態環境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高工馬冬說,我國從2018年7月1號起,才對新建船實施第一階段的排放標準,也就是說,對在用船舶目前排放還是“零標準”,即尚未提出大氣污染控制要求,船舶也沒有任何污染控制措施..
發布時間:2018-07-16
-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發出“磁性兩面神微球”,只需兩分鐘左右就可分離出水中的微小油滴,分離效率高達99%。
發布時間:2018-07-13
-
目前,大氣污染防治已經進入深水區,應用信息化手段幫助地方進行污染源的監控,實施智能化調控以及科學評估,將在這場戰役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如何助力精準治霾?又有哪些關鍵技術?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中科宇圖資源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劉銳。
發布時間:2018-07-11
-
天津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天津市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在全市有序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天津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天津市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在全市有序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
發布時間:2018-07-10
-
以“新時代 可持續修復”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可持續環境修復大會6月8日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內外修復領域的專家圍繞環境修復領域交流經驗,共同促進行業發展。在同期舉行的“城市景觀建設的可持續棕地修復分論壇”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侯德義就污染場地修復的可持續行為及其驅動力同與會者進行了交流。
發布時間:2018-07-09
-
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日益完善,正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用堅強的責任擔當和堅定的貫徹執行,確保頂層設計能夠落地生根
發布時間:2018-07-06